山東朱老大食品是一家集速凍食品生產、加工、銷售為一體的現代標準化企業
品牌故事
Brand story
朱呈镕作為沂蒙新紅嫂,懷著對革命老前輩的深厚感情,奉獻了無私的愛心。對沂蒙六姐妹、老紅軍、老紅嫂等革命老前輩和社會弱勢群體投入了深厚的感情。每年節假日,她都要去看望慰問“沂蒙六姐妹”等老紅嫂,為她們送去營養品、慰問品及錢物,并為她們進行健康查體。
莒南縣洙邊鎮洙邊村的山東紅嫂梁懷玉身患偏癱,她親自送去 5300 元醫療費,并為老人每月提供 100 元的生活費,直到老人去世;為了讓平邑縣老退伍軍人吃上自來水,她捐款 2000 元。
2002 年 3 月 12 日 → 郯城縣老紅嫂孫玉蘭的百歲生日就是在朱呈镕的陪伴下度過的。 2003 年 5 月 12 日 ,朱呈镕懷著對革命老前輩的崇敬之情,親自趕往沂南縣看望了素有“活烈士”之稱的韓成山,為他送去了水餃、慰問品、慰問金。
2003 年 7 月 1 日 → 作為共產黨員的朱呈镕,帶上鞋墊、水餃慰問了武警支隊的官兵,為他們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歷程,充分體現了“軍民魚水情誼深”。 8 月 1 日 ,朱呈镕再次帶著水餃和一面繡有“蒙山沂水情誼長、軍民魚水情難忘”的錦旗,慰問了市武警支隊直屬大隊的官兵,為他們作了一場感人的事跡報告會。官兵們紛紛表示,向沂蒙新紅嫂學習,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,苦練本領,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。
2006 年春節前夕 → 為了幫助市消防支隊建設科技型圖書館,朱呈镕送去了價值萬元的圖書。擁軍是朱呈镕發展企業的一個永恒的課題,軍分區、武警支隊、消防大隊每年她都要親自慰問。為了支持沂南縣“沂蒙母親—王換于”紀念館的建設,朱呈镕捐款 10000 元。
朱呈镕同志在艱苦創業的同時,熱心社會公益事業,用愛心回報社會,對社會弱勢群體給予了更多的關注。下崗職工杜福明的女兒杜娟,兩次被山東師范大學錄取,卻因交不起學費被學校拒之門外,朱呈镕得知后,資助 9000 元,把她送進了大學的校門,使杜娟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,并考取了研究生。河東區鳳凰嶺鎮殘疾姑娘馬啟迪,身殘志堅,堅持用雙腳學習、生活,多年來最大的愿望就是到臨沂城看一看,朱呈镕用車把她接到臨沂,并親自陪她逛了批發市場和市區繁華街道、景點,圓了一位農村殘疾姑娘的夢想。臨行前,還贈送了衣物、學習用品和 1000 元現金。郯城縣李莊鎮一位叫小娟的農村姑娘,因病需換腎,在與其素不相識的情況下,她毅然捐款 2000 元,使小娟的手術順利完成。
2001 年 10 月 → 全國婦聯發起了“情系西部,共享母愛”活動,她又捐款 10000 元。
2002 年 11 月 → 她親自將莒南縣的殘疾兒童肖杰接到臨沂,為他查體并捐款 1000 元。她還為沂南縣燙傷兒童劉強捐款 2000 元,為換腎兒童小洪靜捐款 2000 元。
2003 年發生“非典”疫情后,全國上下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抗擊非典,為了弘揚沂蒙精神,發揚紅嫂革命傳統精神,表達對抗擊非典白衣戰士的感激之情。朱呈镕不懼“非典”,帶上自己包制的水餃,親自奔赴北京小湯山“非典”防治醫院,為參加抗“非典”一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醫護人員送去了價值 3 萬余元的水餃,以示沂蒙山區人民對白衣戰士的深厚感情和抗擊“非典”的決心。
2004 年 → 在臨沂市總工會組織的濟貧扶困獻愛心座談會上,朱呈镕捐款 10278 元,為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。
2005 年 7 月 → 在全面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過程中, 朱呈镕專門邀請了 沂蒙紅嫂侍振玉、李桂芳、尹傳如、張淑貞、 范桂 君、李鳳蘭、伊淑英、伊廷珍、張玉梅、冀玉蘭,在全公司內開展了一次“弘揚紅嫂精神,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”教育培訓、圖片展活動,為公司的共產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上了一堂生動的“保先”教育課,并為她們進行了健康查體。 8 月 24 日 , 在開展“崗位當先鋒、真情暖百姓、永葆先進性”主題實踐活動中,朱呈镕在市婦聯領導的陪同下,到河東區開展捐助特困失學兒童活動。本次活動共捐助失學兒童 12 名,共捐款捐物 6000 元。
幾年來,朱呈镕共資助老紅嫂、老紅軍失學兒童、殘疾兒童、大學生、特困職工、紅嫂事業、抗擊“非典”及助西愛心活動等,累計捐款捐物達 60 余萬元。
每當談起她對社會公益事業的貢獻,朱呈镕動情的說:“愛社會、愛事業、愛人民,就是要愛最可敬的人,愛最需要幫助的人,愛最底層的人;能為他們做點事,哪怕是一點點,心里總是踏實的”。
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了解了她的事跡后,為親筆題詞:“學紅嫂無私奉獻,為人民鞠躬盡瘁”、“向呈镕同志學習”。